記得去年讀過吳藹儀寫的金庸小說看人生,學會一個叫「以誠待人」的座右銘。今年再去引証,才明白用誠懇去接應別人的「花招」,除了要有決心外,還要一個樂觀的心態。
一些表面得很的問候語,要包裝得美輪美奐,實在是容易得很;要將包裝紙拆開,卻絕不容易。聽每一句說話,又要去想其內裡的意思。這樣的生活,雖然是一個活生生的「踏入社會訓練課程」,但每一課的資訊,卻多得離譜。
要一次去明白課程的內容、追上課程的進度,都要花上數晚的時間去了解一個「意思」後的「副作用」。明白後又怎樣?還不是會傷害到自己的心?可惜,另一天又再開始,時間不能停下來,讓你去靜一靜,再收拾心情。光陰似箭,我想,可能也是古人面對這些困難而得出的結果吧!
我以後,還要同誠去「接招」嗎?由加國回到美國開始,心,一直沒有靜止過。想啊想,想啊想,到最後,結論卻找不出來,仍舊在思想的交叉點上步行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