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:「學校是一個社會的縮影。」
我們從幼稚園開始,便會懂得「小圈子」的遊戲規則,男同學跟男同學,女同學跟女同學;到小學,便會學到「分化作用」,即「我唔同你玩」這一套;中學了,除了將「小圈子」和「分化作用」增強外,還有冷戰、罵戰等的班內小風波。
隨著小伙子的長大,他們會學習如果與人溝通、人情世故的種種技巧。而在學校生活運用這些技巧時,又會有不同的作用產生出來,例如:在小五、六及初中的時候,男生和女生的溝通叫「溝女」或「溝仔」;到了高中,這個情況不會只在異性身上發生,即是:和男生溝通會被稱為「溝仔」,和女生溝通就會被稱為「溝女」。
在學習這些對人對事的技巧的同時,我們又會學習一種叫「興趣」或「嗜好」的習慣,而每個人的興趣都會不同。正所謂物以類聚,有相同嗜好的書友們便會一起「煙酒煙酒」。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,每個人的性格、處事技巧便會產生出來。
大學,便是這些技巧、習慣發揮作用的時候。每個大學生都會在學府中發揮他們自己的潛能,有人會懂得如何與人相處而踏上成功、有人會在「習慣」上有所發揮,正是每個年青人吐艷之時,也是每個人明白自己長處和短處的時候。這些原因,令「大學是社會的縮影」變得更加鮮明。亦舒說:「沒有讀過大學,是一個不完整的人生。」我完全同意。只可惜,我卻嘗不到高考的滋味…這樣的求學生涯,可以算是完整嗎?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